到過鹿港就知道鹿港有祖傳老龍師與阿振兩個彰化美食肉包老店,而彰化更勝於此,幾乎以冠上姓氏的肉包李、肉包成、肉包明等等。
肉包早在日本時代之前已然在彰化街頭出現,原來早期辦桌終筵都有些點心如燒賣或是肉包,而彰化的師父多半以糕點著名,肉包則是延伸的服務,但因為有著對於麵團的知識,加上彰化當地又是豬肉產地,使用爌肉飯常用的後腿肉去筋去皮,絞碎後參入獨家醬油、蔥頭或是其他秘方,不同家的肉包也各自展現出特色,有鹹香、清甜以及濃厚醬油甘味,也是彰化著名的台式包子,來到此地也別忘了手上來個彰化伴手禮彰化肉包子。
位於彰化的最西南端,一位想要改變的村民,透過鏡頭的紀錄,將台西村的生活與記憶,從一個老房子裡,長出新的生機。
彰化美食北斗肉圓以蕃薯粉及米漿為主,加上炒香過後的後腿肉及筍丁,形狀因為製作的關係,而留下三指的掐痕,皮較厚,也較有嚼勁,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醬料調味,可以滿足許多不同的饕客。
彰化美食百年老店玉珍齋,不只名字老,原始歷史古蹟老店建築也仍然存在成為鹿港的地標之一,雖然目前玉珍齋已經在各處開立分店,更有不同的家族成員做出不同的品牌,但想要吃到最傳統,最道地的鹿港點心,還是要到這裡來買。
彰化扇形車庫主題導覽,包括彰化火車站歷史介紹、扇庫散步道半半吉祥物、天橋拍火車、戶羽機關車園區、台鐵宿舍村等,是滿意度爆棚的鐵道主題活動。
主要介紹八卦山脈的動植物生態,尤其是每年春分前後北返飛經或暫棲於該山脈的灰面鵟鷹。是全國首座以灰面鵟鷹為主題的展館,也是第一座獲得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
南路鷹,中文學名為「灰面鵟鷹」(學名Butastur indicus,英名為Grey-faced Buzzard Eagle),又稱「灰面鷲」,是隨季節遷移的候鳥,每年十月左右在屏東滿州一帶稍停歇,轉飛往南洋過冬,隔年春天北返,於清明節前後大量盤聚在彰化八卦山,形成壯觀的景象有「鷹揚八卦」之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