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75年羅厝居民涂心聽神父講基督徒的義理深受感動,回家鄉後與友人共同聘請神父來此傳教,並於1882年興建天主堂。一百多年來運用宗教組織力量,提供教育、衛生、醫療服務,也進行農業生產技術改良,興辦慈善團體,設立中部第一所孤兒院。
1930年,陳若瑟神父引進第一支西樂團隊, 成為喜事喪事的伴奏樂團。1950年,胡德克神父創立了中部第一所傳教學校,在中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以設計的規模與知名度又以彰化景點彰化高鐵站為最為特別,車站是由建築師姚仁喜設計,整體概念為「黃金級綠建築」,強化在地產業精神,以「田」字 為設計概念,並由花卉、日光構成彰化站設計的特色,嘗試將在地花卉意象注入現代高科技車站之中。
原本的家族事業就是工廠建築相關,在妹妹從法國學習甜點回國之後,在家人的協助之下,將工廠的空間,打造成自己的甜點幻想曲。
「卡里善之樹」的彰化景點,由社區裡的傳統製傘公司結合了台灣原生苦練木標本,結合七彩雨傘打造顏色繽紛的親子景點雨傘樹,並在巷子裡掛上許多顏色的傘成了熱門打卡點傘巷。
彰化扇形車庫主題導覽,包括彰化火車站歷史介紹、扇庫散步道半半吉祥物、天橋拍火車、戶羽機關車園區、台鐵宿舍村等,是滿意度爆棚的鐵道主題活動。
主要介紹八卦山脈的動植物生態,尤其是每年春分前後北返飛經或暫棲於該山脈的灰面鵟鷹。是全國首座以灰面鵟鷹為主題的展館,也是第一座獲得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
南路鷹,中文學名為「灰面鵟鷹」(學名Butastur indicus,英名為Grey-faced Buzzard Eagle),又稱「灰面鷲」,是隨季節遷移的候鳥,每年十月左右在屏東滿州一帶稍停歇,轉飛往南洋過冬,隔年春天北返,於清明節前後大量盤聚在彰化八卦山,形成壯觀的景象有「鷹揚八卦」之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