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75年羅厝居民涂心聽神父講基督徒的義理深受感動,回家鄉後與友人共同聘請神父來此傳教,並於1882年興建天主堂。一百多年來運用宗教組織力量,提供教育、衛生、醫療服務,也進行農業生產技術改良,興辦慈善團體,設立中部第一所孤兒院。
1930年,陳若瑟神父引進第一支西樂團隊, 成為喜事喪事的伴奏樂團。1950年,胡德克神父創立了中部第一所傳教學校,在中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瑞法壇因為是最早開始在打石巷歷史古蹟收驚並發跡的,所以也被客人稱為「打石巷收驚」;最早開始是由黃蔡儉阿嬤開始為大家收驚服務,因為以前的年代是非常貧困的,所以收驚都是義務的,只需要自備米、金紙、香還有自己的衣物就可以。
中興穀堡是聯米企業「中興米」於2010 年所設立的彰化景點稻米博物館,歐風建築與大面積的米飯意象圖樣正是他們外觀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彰化扇形車庫主題導覽,包括彰化火車站歷史介紹、扇庫散步道半半吉祥物、天橋拍火車、戶羽機關車園區、台鐵宿舍村等,是滿意度爆棚的鐵道主題活動。
主要介紹八卦山脈的動植物生態,尤其是每年春分前後北返飛經或暫棲於該山脈的灰面鵟鷹。是全國首座以灰面鵟鷹為主題的展館,也是第一座獲得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
南路鷹,中文學名為「灰面鵟鷹」(學名Butastur indicus,英名為Grey-faced Buzzard Eagle),又稱「灰面鷲」,是隨季節遷移的候鳥,每年十月左右在屏東滿州一帶稍停歇,轉飛往南洋過冬,隔年春天北返,於清明節前後大量盤聚在彰化八卦山,形成壯觀的景象有「鷹揚八卦」之稱。